5G之後,再無“運營商”





作者:天生少數派



運營商,顧名思義其核心能力是運營,差異化的運營能力毫無疑問是運營商的護城河。尤其是進入到瞭無線時代,運營無線網絡是一項資本要求大,技術壁壘高的工作。資本和技術的雙重壁壘,幫助運營賺取瞭高額的利潤,打造瞭一個巨無霸的產業。



這也拉開瞭運營商之間的差異化的運營能力,成就瞭一騎絕塵的中國移動。



但4G之後,人口紅利消失殆盡,傳統電信的規模增長已觸及天花板,普遍陷入“增量不增收”的窘境;加之芯片手機技術的進步和網絡覆蓋差距的縮小,抹平瞭運營能力的差異化,運營商們註定要在一片紅海中肉搏廝殺。



然而,5G,一開始就是一場無差異化的競爭。這是後話。



先來看看我們熟悉的身邊的巨無霸運營商—--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終於降低身價,加入價格戰瞭



終於中國移動低下瞭高貴的頭,也推出瞭不限流量套餐,而且比友商還便宜,與中國聯通的冰淇淋套餐相比,幾乎便宜瞭50%。中國移動的177萬LTE基站,全球第一大LTE網絡,在中國聯通(77萬LTE基站)和中國電信(105萬LTE基站)的網絡面前,沒有任何底氣。







曾經,幾乎沒有3G網絡和終端的中國移動,憑借2G GSM網絡抗衡中國聯通的3G WCDMA網絡,也未曾如此降低過身價。



為何在“網絡領先”的4G時代卻加入瞭價格戰?



從2016年開始,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中國電信和聯通的號碼,如果換在幾年前,這種情況幾乎不可想象。



2011/12年的時候,你有沒有對中國移動的價格或者服務不滿意過?你會怎麼辦?轉網到中國聯通的價格便宜而且還是WCDMA技術的3G網絡?不去,因為經常沒信號。那去中國電信吧?中國電信的覆蓋好價格又便宜。去不瞭啊,還得換手機。最後極大的可能你還是會留在中國移動,盡管中國移動的2G網絡上網慢,資費也貴。



這就是中國移動定價權的體現。極好的2G網絡(GSM)覆蓋和豐富的終端,賦予瞭中國移動極強的定價權。



在中國,用中頻(1.8GHz或2.1GHz)部署一張全國覆蓋網絡,需要約75-80萬站。中國聯通2014年底才有43萬3G基站,全國基礎覆蓋才完成瞭50%,手機經常“沒3G信號”。緩慢的3G網絡建設速度,讓中國聯通在長達5年的時間裡,空有先進技術,無實體網絡提供基礎服務。等到2015年聯通的3G終於完成瞭初具規模覆蓋的時候,移動已經部署瞭100萬的4G基站瞭,讓3G徹底成為瞭歷史。







進入LTE時代,2017年中,中國聯通的4G基站也達到瞭77萬個,覆蓋能力已經和中國移動不相上下。手機終端幾乎都是全網通,用戶可以不換手機轉網。中國移動苦心經營20多年的高端品牌形象,號稱全網300Mbps的下載速率優勢,此時在聯通的價格戰面前也無招架之力。



盡管三傢運營商的網絡體驗,各有不同,但不是所有的不同都能形成差異化。隻有網絡和終端覆蓋上的差距,才是運營商最大的差異化點和定價權的來源。



不限流量:最可怕的不是利潤下滑,而是抹平瞭差異化



這個並不是中國的特例,同樣的故事在美國重復。美國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國土面積937萬平方公裡,居然隻有4.5萬到6萬的基站站址資源。對比一下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上有大約190萬站址資源,站址數量是美國的30倍。消費者仍然覺得覆蓋不好,想象一下美國人民享受的移動服務有多差,在美國沒有低頻段(低於1GHz)做基礎覆蓋時,那網絡簡直沒法用。



2G/3G時代,隻有Verizon和AT T擁有可以建立一張全國覆蓋網絡的頻譜資源。Verizon是基於800MHz的CDMA,AT T是基於900MHz的GSM。AT T的3G網絡,雖然理論速率達到瞭21Mbps,遠遠超過CDMA EVDO Rev.A的3.1Mbps,但是受限於高頻段,覆蓋嚴重受限。可憐的Sprint和T-mobile都沒有低頻覆蓋。







和中國聯通的境遇相似,AT T手握先進技術卻沒有良好網絡覆蓋,攜iPhone先發優勢,也未能撼動Verizon。T-Mobile的一系列的轟轟烈烈“Uncarrier”價格戰,也隻能從Sprint搶來用戶,但都未能對兩大巨頭形成威脅。覆蓋上的差異,成為瞭運營商最大的差異化點和定價權的來源,這一點在中美都適用。







到瞭4G時代,Verizon憑借其大膽的投資,率先支持瞭LTE技術,並完成瞭全國覆蓋,再次建立瞭覆蓋優勢,AT T緊隨其後。兩大巨頭一直保持幾年的兩位數的收入增長。在T-Mobile沒有低頻覆蓋的LTE網絡之前,T-Mobile的價格戰也隻能從Sprint抽血。

多鏡頭行車記錄器





然而,在2015年之後,T-Mobile在700MHz完成瞭LTE全國覆蓋之後,無論是Verizon還是AT T的品牌都不堪一擊,T-Mobile依靠不限流量套餐的低價策略不斷地吸進用戶,兩大巨頭的收入都開始下滑。終於,Verizon和AT T不得不低下瞭高貴的頭,也推出不限流量套餐,期望止血。







網絡同質化之後,運營商誰也無法提高利潤率,美國運營商EBITDA%開始趨同,Verizon和AT T的規模優勢在消失。



運營商競相推出不限流量套餐,可怕的不是增長的CAPEX、下滑的利潤,而是運營商的網絡已經無法差異化的事實。

遊覽車行車紀錄器

運營商消失的護城河



從中美的案例可以看到,消費者期望的是被連接,實現這個願望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網絡覆蓋和手機。做好瞭這兩項工作,運營商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進而可以產生溢價。但品牌並不能成為護城河,在價格的誘惑下,品牌脆弱不堪。



品牌是一個最虛弱,最模糊的壟斷手段。

貨車行車記錄器

——Peter Thiel







運營商的優勢無法持續。一旦競爭對手的覆蓋也達到同樣水平,運營商之間就進入瞭同質化競爭階段。領先運營商為瞭避免價格戰,會提前佈局下一代新的通信技術,重新建立自己的護城河。同時,小運營商也希望借助優先部署新技術,改寫競爭格局。



韓國的LG U+正是利用Korean Telecom在4G建設和3G升級上的猶豫不決,搶先完成4G的全國覆蓋,奪取瞭Korean Telecom的用戶。運營商在3G時代建立的優勢,不會延續至4G。



做好網絡覆蓋和終端這兩件事情,曾經是難度極高的。想要部署一張覆蓋良好的網絡,研究無線傳播特性,規劃網絡容量,購買頻譜,選擇站址,測試選擇無線設備和終端,開網優化,日常維護;協調芯片廠傢,終端廠傢,確定技術和頻段,購買終端,構建生態系統。選擇技術路徑曾經是一項風險極高的決定,在2G時代有5種不同的技術,對於網絡技術的選擇,也包含瞭對終端和生態系統的預判。



稍一不慎,百億的投資打瞭水漂。3G時代,澳大利亞的Telstra,韓國的Korea Telecom,都最終拆除瞭CDMA網絡而重建WCDMA。4G時代,美國的Sprint等待下定決心拆除WinMax再建LTE時,已經不知道被其他運營商甩瞭多少條街瞭。







通信技術的統一,芯片的高度集成化,和網絡建設經驗的積累,大幅降低瞭運營商的“運營門檻”。



2G和3G時代,運營商可能還會稍微搖擺一下,是用技術更先進的CDMA還是規模優勢更顯著的GSM。可到瞭4G時代,剛開始時隻有零星幾個運營商想試試WiMax。感謝3GPP,感謝ITU,5G時代,運營商選都不用選瞭,就一個標準。芯片的高度集成化,一塊基帶芯片可以同時支持幾乎所有的技術和所有的頻段。運營難度的降低,消費者的轉網門檻減小,也意味著運營商的護城河越來越窄,競爭完全同質化。



可悲的5G,天生同質化



雖然現在幾乎所有關於5G的報道,都是關於超高帶寬和速率的。高頻的5G可以用來提升運營商形象,運營商都清楚必須用最快的速度用中低端頻譜完成5G的全國覆蓋來構建競爭力,吸引消費者。其實日本的NTT Docomo已經公開宣佈,5G不需要新頻譜,現有的中低頻段的頻譜會被用來部署5G。深知覆蓋重要性的美國T-Mobile更是迫不及待地要在新購買的600MHz的頻譜上部署5G。



貨車行車記錄器推薦



專傢們會爭辯:這不是真正IMT定義的5G。那有怎麼樣呢?2008年ITU展望的4G可以提供1Gbps的能力,10年之後的今天也還沒實現呢。消費者隻關心屏幕上是不是顯示的5G滿格的信號。



同一種技術,同樣的終端,5G的競爭從一開始就是同質化的競爭,通信行業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同質化。但是運營商又不得不投,因為5G的覆蓋不能落後其他的運營商,也許5G並沒有帶來多大的消費體驗提升,但是消費者不會選擇“上一代”的技術。無論5G是否能帶來百億的IOT連接,面對同質化的5G網絡,運營商隻能打價格戰,不可避免的結果百億連接和數據洪流也無法阻擋運營商傳統收入的下滑。



如果真的如某些行業預測,5G需要上萬億的投資,比4G還要多出40%。那不但5G會成為壓死運營商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通信行業的悲哀,在一個如此緩慢增長的市場,技術卻沒有突破,無法有效降低建網的成本。



5G之後,再無“運營商”



不是所有的網絡差異都能形成差異化,也不是所有的運營差異都能形成差異化。在傳統的建設網絡覆蓋和打造生態這6鏡頭行車記錄器兩項差異化點消失之後,運營商之間再無“運營”差異。單單依靠運營賺取超額利潤的時代已經過去。



單一依靠運營的戰略過於扁平,運營商的戰略更需要有縱深。運營商應該有自己的“智造業”,在屬於軟件的未來,運營商必須有自己的軟件開發。運營商需要創新,但是創新是有方向的。現在運營商最大的矛盾是技術同質化的未來,高投資(CAPEX)無法帶來超額回報。運營商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在降低網絡成本上創新。



運營商戰略上向前走,進入終端產業,已經被多次驗證不可行,現在的終端已經完全是個性化的產品。向後走向更為標準化的設備制造,也許是運營商更好的選擇。



網絡管理數字化和AI化,這都是為瞭精準瞭解自己的網絡,提高投資的精確度。NTT Docomo在LTE網絡上,在完成4G全國覆蓋後,僅僅保持瞭在10%的基站上增加容量,競爭力上絲毫不輸KDDI和日本軟銀。反觀中國移動財大氣粗,估計在30%基站上部署瞭多載波,這樣的投資行為太過粗狂。任正非就提出“面對越來越龐大和復雜的網絡,人工智能是我們建設和管理網絡最重要的工具。”但借用供應商的能力,運營商之間仍然是沒有競爭力的,運營商必須有自己的更高效的人工智能。



“去電信化”,前中國電信集團科技委主任韋樂平早在2013年就高瞻遠矚地提出瞭這個觀點:“99.999%的可用性,來源不清,代價很高”。隻是當時人口紅利還在,運營商沒有意識到緊迫性。2013年行業硬件水平也不足以支持“去電信化”。NTT Docomo通過引入自有研發的C-RAN技術,將4G時期的無線網絡投資降低瞭相對於3G時期的50%。C-RAN也曾經是被看做無法滿足99.999%穩定性的一種技術。







網絡管理的數字化和AI化,可以降低“去電信化”的風險。運營商精確瞭解用戶的需求,可以在網絡中找到對通信需求不同地區,逐步“去電信化”的同時,對用戶體驗的影響降到最低。



硬件能力的快速提升,是白盒化或者“去電信化”的基礎。除瞭AT T投資白盒交換機,Verizon和NTT Docomo都開始投資白盒小基站,Facebook提出的OpenCellular計劃也獲得瞭運營商的支持。硬件同質化,運營商完全可以在軟件上做到差異化。



再進一步,白盒化的小基站和軟件化的核心網,為運營商向IT領域擴張提供瞭成本優勢。LTE甚至5G技術完全可以通過簡化下沉到企業用戶甚至普通用戶,替代WIFI。基於3GPP技術的無線技術無論是質量還是安全性都好於IEEE系統的WIFI,但成本過高,無法進入傢用民用的巨大市場。



5G標準空前的統一和不限流量套餐大戰宣告瞭網絡無差異化的開始,身處行業轉折點的運營商和設備商都還在不適應期,不願承認這樣的現實。但未來是屬於最先接受現實並積極改變者的。


7362

作者:天生少數派運營商,顧名思義其核心能力是運營,差異化的運營能力毫無疑問是運營商的護城河。尤其是進入到瞭無線時代,運營無線網絡是一項資本要求大,技術壁壘高的工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X戰警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專業網|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比較|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多鏡頭行車紀錄器影片
台中抽水肥專業網|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台灣靜電機批發工廠|靜電機|靜電機推薦|靜電油煙處理機|靜電油煙處理機推薦
優美環保科技工程-靜電機,靜電機推薦,靜電機保養,靜電機清洗,靜電油煙處理機


arrow
arrow

    tbadhnfkp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